首页 >> 纸机配件

浅谈中国印刷人的廉价标签内墙涂料

发布时间:2022-07-20 01:01:58 来源:易航机械网

浅谈:中国印刷人的“廉价”标签

近些年,中国的印刷业发展迅速,每年都保持在近8%的增长率。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印刷大国。可悲可叹的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印刷工人却始终没能揭下“廉价”标签。

有数据显示,2006年,通过美、日、中印刷业状况的比较发现,美国、日本、中国三国印刷工人的人均年产值分别是:15.71万美元、31.25万美元、1.45万美元。

这样的惊人悬殊让中国印刷人在感慨的同时,必然也需要去思考造成这种“廉价”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其根源有两大方面:

一、企业的存在问题

1.对于中国的许多印刷企业来说,培训算得上是很“稀罕”的玩意儿。许多印刷一线工人都只是经过极其简单的操作指导等短期培训就开始上岗工作,有些甚至根本没有经过培训就成了印刷一员。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许多一线员工只知道机械化的几个操作,对于印刷的流程、生产线、领域乃至行业完全没有概念,如此浅薄的专业知识,能创造的价值可想而知。我们的专业知识太过于匮乏,不断补充专业知识才是我们走出廉价的一小步。

2.中国印刷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且私营和民营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的老板既是管理人员,也是营销人员。他们往往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做不到科学管理,只注重当前印刷员工所能创造的效益,而没有“耐性”去培养一个印刷人才。

这样的结果就是,印刷企业培养出的只能是体力劳动者,很少有企业能对员工做到方向性的引导和培养。许多员工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只能称为熟练工,再往大的方面发展,自己也许能成为一名印刷管理人才;往精细的方向发展,也许就能成为一名专业的高级技师,甚至是设计师、工程师。

熟练不能等同于技能!如果只是流水线上一名仅仅有固定动作的印刷工,又如何能提升自身价值,如何为企业乃至行业创造更多价值?

3.企业对于员工的工作内容往往只要求数量,而非质量!最常听到的印刷工人的抱怨就是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计件数、计时长这两种方式在笔者看来,都只能保证产品的数量。很少听到有哪个企业会因为工人做出的产品质量较好而给出特殊奖励。

长此以往,不仅仅工人的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工人对于行业的新技术、新资讯也缺乏了了解和掌握的动力。作为印刷行业最前沿的印刷人员,如果对新事物没有了接纳和吸收的心态,对于行业来说,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发展动力。

二、员工自身的局限性

1.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放到今天的中国印刷人身上也同样适用。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和态度,而这种平和态度在很多时候,却恰恰阻挡了人们发展的脚步。

许多印刷人在心底就没有想过要做到掌控全局,他们安于现状,没有更大的憧憬和抱负。正是中国人这种消极的态度扼杀了我们的身价,使我们贴上了“廉价”标签。

2.从一线的机械工人到高级的印刷人才,我们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如印刷行业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专业人脉和关系网的建立、对生产流程和人员的管理、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甚至研发;我们也需要更高的职业素养——知识水平的提高、相关领域的了解、自身修养的培养。而当前的中国印刷人却极端缺乏,要培养出高精尖的印刷人才,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吸收和历练。

3.对于印刷的惯性思维,在传统的观念里,印刷行业绝对算不上是高新产业,它往往被归类为劳动力密集产业,靠体力劳动为主,而非技术、脑力。而且人们印象中的印刷在工作环境上常常和重污染、有毒、墨迹等词联系到一起。

这样的传统看法,让许多拥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对印刷行业望而却步。这类人才的难以招募,可以从年年的印刷招聘中见其端倪。这也是造成中国印刷业一般印刷能力过剩,高档精细印刷能力不足这一现状的源头之一。

4.许多走上印刷工作岗位的人员并没有长期在此行业发展的打算,这种观念在客观上造成了印刷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实,人员流动性大自然无益于对印刷高精专人才的培养。

有操作经验的不懂理论,有理论的没操作经验,专业学印刷却没碰过印刷,做了几年的印刷却不知道什么叫印刷。这是中国印刷发展的一个尴尬现状。

如何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印刷人才?中国印刷如何实现从“求量”到“求质”的变革?中国印刷人头上的“廉价”标签如何揭去……中国要从印刷大国迈入印刷强国,还需要每一个印刷人去为之奋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黑脸娃娃缩小毛孔

性教育视频全套下载

鼻部穴位

怀孕 症状

乳腺癌病因

友情链接